寂寂深宮中,總是免不了關于愛情、關于鬥爭的故事;而女人之間的鬥爭,永遠是最殘酷的鬥爭……在後宮,也永遠是殘酷的密集地。免不了無影無形的刀光劍影,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沒有硝煙的戰爭。
後宮是一個爭奇鬥豔的地方。像極了春日的花園:滿園春色,五彩斑斕,爭先恐後地向主人展現著自己的豔麗和美。努力的鶴立雞群,渴望著被認可、被喜歡,可仍舊避免不了被替代、被取代。想想,也是一個悲涼的事情。
甄嬛就是在這個充滿奢侈、充滿變數的皇宮之中逐漸突顯而出。總也有人不滿,總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陰險手段、算計朝你走來,這一次的目標,顯然是沈眉莊。
暢安宮主殿為馮淑儀居所,眉莊的存菊堂在主殿西側。太醫們見皇帝來慌忙跪了一屋子。玄淩一揮手命他們起身,我已按捺不住,發急道:「惠嬪姐姐的情形到底如何?」
為首的江太醫回道:「回皇上和莞嬪小主的話,惠嬪小主已經沒有大礙,只是嗆水受了驚所以一時還未能醒轉過來。」聽得太醫如此說,我方松了一口氣,一路緊緊攥著的拳頭此時才松了開來,攥得太緊,指節都微微有些泛白。
因為太在乎,因為從小的情分,甄嬛這一路走來,忐忑極了,也充滿不安。江太醫見皇帝「唔」一聲,才接著道:「臣等已經擬好了方子,惠嬪小主照方調養身子應該會很快康復。只是……」江太醫略一遲疑。「只是什麼……」皇帝道:「說話莫要吞吞吐吐。」
江太醫肯首道:「是。是。只是小主受驚不小,怕是要好好調養一段日子精神才能完全恢復。」
「如此你們更要加意伺候,不得大意。」眾太醫唯唯諾諾,見皇帝再不發話,方才退了下去。
進了內堂,眉莊的貼身侍女采月和白苓臉上猶掛著淚痕,半跪在床邊忙不迭地替眉莊收拾換下的濕衣,用熱水擦拭額頭。見我們進來忙施了禮。
眉莊已然換過衣服,頭髮猶是濕的,洇得頸下的香色彈花軟枕上一片黯淡淩亂的水跡。面色蒼白無血,襯著紫紅的米珠帳簾和錦被,反而有種奇異的青白。因整個人昏迷不醒,連那青白也是虛浮的,像覆在臉上的紗,飄忽不定。一滴水從她額前劉海滑落,徑直劃過腮邊垂在耳環末梢的金珠上,只微微晃動著不掉下來,一顫又一顫,越發顯得眉莊如一片枯葉僵在滿床錦繡間,了無生氣。
鼻尖一酸,眼眶已經濕了。馮淑儀歷來端莊自持,見眉莊如此情狀也不由觸動了心腸,拿起絹子輕輕拭一拭眼淚。皇帝並不說話,只冷冷看著內堂中服侍的宮人,一一掃視過去。目光所及之處,宮人們神色皆是不由自主的一凜,慌忙低下了頭。
皇帝收回目光再不看他們,道:「怎麼服侍小主的?」語氣如平常一般淡淡,並不見疾言厲色,宮人們卻嚇得跪了一地。馮淑儀怕皇帝動了肝火,忙回頭朝地上的宮人道:「還不快說是怎麼回事!惠嬪好好的怎會溺水?」
一向冷靜理性的皇帝,不但給了甄嬛椒房之寵,而且,竟一連專寵了七日。就連華妃當年再得寵,也沒有一連專寵過三日之上。
這簡直太張揚了,皇帝這樣做無異于在為甄嬛樹敵,故意激發某些人的不滿。
之前最得寵的嬪妃莫過于華妃,甄嬛一專寵,是搶了誰的愛情蛋糕?毋庸置疑,是華妃。皇帝不僅專寵甄嬛,而且還在雷雨之夜從華妃的床上爬起來,又跑到甄嬛的床上去。 這對華妃來說,是何等的不悅?她怎能不對甄嬛恨之入骨?
皇帝是最明白制衡之術的人,也最會揣度人心、利用人心,他豈不知這樣做是把甄嬛放到了風口浪尖上,更是放在了華妃的熊熊妒火之中。華妃能不打壓甄嬛、仇恨甄嬛嗎?
然而,皇帝深諳其道卻故作不知。
說完甄嬛,再來看看眉莊,眉莊一進宮就被封為貴人,比甄嬛還高一級,說明眉莊的家世比甄嬛還要好。也就是說,眉莊她爹的職位比甄遠道還要高一些。所以,眉莊進宮後的起點,也比甄嬛高一級。
而且,眉莊侍寢後不久,皇帝就要提攜眉莊協理六宮。要知道,之前一直是華妃在幫皇后協理六宮的。這等于實權在握,如今,卻冷不丁來了個眉莊要瓜分華妃的權力,華妃怎能不心驚,並如臨大敵?
皇上先是給了甄嬛無上榮寵,風頭遠勝于當年的自己。後來,又讓眉莊協理六宮,這是什麼意思?
華妃要是聰明的話,就該看透皇帝的心機,皇帝是想激怒她,只要被激怒了,就會忍不住犯罪,只要「罪證確鑿」了,累積到一定程度,就會「惡貫滿盈」。
沈自山與甄遠道原本與年羹堯井水不犯河水,但是,卻會因為各自的女兒被華妃迫害,而與年家勢不兩立。這就是皇帝想要看到的局面。
可惜,華妃沒看透,她只活在自己的格局和臆想裡,天真的以為只要除掉眉莊和甄嬛,就會奪回屬于自己的恩寵與權力。
殊不知,即便沒有了甄嬛與眉莊,皇帝還會利用別人來制衡她。當初不就是藉端妃給她打胎,借敬妃與她抗衡嗎?
後宮的嬪妃都是皇帝的棋子,包括後來的祺嬪。祺嬪的作用和甄嬛與眉莊是一樣的。
所以,在眉莊落水的事情上,皇帝才會有如下的反應與舉動。
眉莊是在華妃管轄的地界上「失足落水」的,而且整個過程頗為蹊蹺,連甄嬛都覺得其中必有隱情,而皇帝卻貌似毫無察覺。原著原文如下:(為方便大家閱讀,我把原著原文裡的人稱與人名換成電視劇裡的人稱與人名了,基本情節不變。)
敬妃待宮人一向寬厚,今見她怒氣,又有皇帝在,太監小施早嚇軟了,忙「砰砰」叩首道:「奴才冤枉。奴才真不清楚。夜間奴才與采月姑娘陪同小主去華妃娘娘的翊坤宮敘話,回來的時候經過千鯉池,因小主每過千鯉池都要喂魚,所以奴才去取魚食了。誰知奴才才走到半路就聽見嚷嚷說小主落了水。」
「那采月呢?」
采月抽泣著答:「華妃娘娘宮裡的霞兒說有幾方好墨可供小主所用,才剛忘給了,讓奴婢去取。」
「如此說來,惠嬪落水的時候,你們兩個都不在身旁?」敬妃問罷,悄悄抬頭看一眼皇上,皇上目光一凜,敬妃忙低了頭。
眉莊落水的時候,采月恰好被華妃叫走了,這不是在給罪犯創造作案時間和機會麼?在華妃的地盤上,若不是華妃授意,誰敢在她的地盤上撒野?
以皇帝對華妃的瞭解,只要稍微加大一點追查力度,立刻就可以查個水落石出。可皇帝並沒有下令嚴查。
很顯然,皇帝不想深究,因為他知道,眉莊和甄嬛必然已猜出是華妃所為了,這就足夠了。 他想要的就是這種局面。所以,他用眼神制止了敬妃的「深究」—— 點到為止即可。
就在此時,華妃及時趕到了。
華妃抽了絹子拭一拭鼻子,回頭對采月、小施道:「糊塗東西!怎麼伺候你家小主的,生生闖出這樣的大禍來,叫皇上憂心。」
皇帝也冷冷朝采月和小施掃一眼:「不中用」。
然後,此事就不了了之了,皇帝不但沒有深究,更沒有表現出質疑華妃的樣子來,還跑到華妃宮裡去吃小野雞燉蘑菇了。只留下一個滿腹狐疑的甄嬛和半死不活的眉莊。
甄嬛如此聰明,卻也沒看透皇帝居心險惡。在他提拔眉莊協理六宮的時候,就知道華妃一定會對眉莊下手。 所以,他會在禦林軍中安插下自己的心腹,暗中觀察,不會讓眉莊真的掛掉,一旦掛掉就失去了意義。
無論是眉莊還是甄嬛,包括華妃,都只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,整個棋局,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。所以,眉莊的落水,表面看是華妃在暗害,實際上,真正操縱華妃的人卻是皇上!